
移工留才懶人包:製造業廠工轉中階如何申請?一篇搞懂中階規則!
什麼是「移工留才久用方案」?
簡單來說,「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是政府為了留住優秀的外籍人力所推出的政策,讓符合條件的移工可以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這類移工一旦成功轉任,就不再受到來台年限的限制,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更長期地留在台灣工作,對雇主和公司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製造業移工轉為中階,對於雇主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 可長期留用,穩定人力資源
中階技術人力在台無年限限制,讓雇主可以長期留用經驗豐富、熟悉產線流程的員工,提升生產效率與穩定性。 - 產生新名額,可申請藍領移工
成功轉任中階後,原有藍領移工名額空出,雇主可再申請新進藍領人力,靈活補足產線需求。 - 可免繳就業安定費
移工轉任中階後雇主可免繳每月的2,000元就業安定費,每年可省下約24,000元。 - 提升企業技術密度與形象
中階移工代表的是具備一定技術能力與工作經驗的外籍移工,有助企業提升技術密度,也展現對優質人才的重視,有利於企業形象與外部評比。
缺點
- 薪資條件提高
中階廠工需符合勞動部規定的薪資門檻,雇主在人事成本上會有明顯增加。 - 勞健保費用同步上升
因中階移工的薪資提高,勞保與健保的投保級距隨之調整,雇主須負擔相對增加的保費金額,對整體薪資結構造成一定影響。 - 須為中階移工設立勞退舊制專戶,並定期提撥退休金
依相關規定,雇主須為轉任中階的移工設立勞工退休金舊制專戶,並依月薪提撥2% 至 15%作為退休金,增加雇主的長期人事成本。
廠工須具備什麼條件能轉為中階呢?分為『在台天數』及『技術/薪資』兩部分。
一、 首先,製造業廠工需要達到下列資格,才有入場券:
- 在臺連續工作6年以上或受聘僱於同一雇主,累計工作達6年以上移工,在臺工作期間無違法情事。
- 移工曾累計工作達6年以上出國後,再次入國工作者,工作期間累計達11年6個月以上。
- 曾在臺工作累計11年6個月以上,且在臺工作期間無違法情事,現已離境之移工。
二、其次,雇主須給足下列的月薪(33000 元 or 35000元):
薪資 | 技術條件(擇一) |
---|---|
月薪:33000元
但不包含加班費、年節獎金、員工紅利、績效獎金等。
| 1. 專門證照:取得製造業領於技能檢定證明
2. 訓練時數:80小時,經工業局審定證明
3. 實作認定:經工業局認定證明
|
月薪:35000元
但不包含加班費、年節獎金、員工紅利、績效獎金等。
| 免除上述技術條件 |
符合以上兩個條件,就可以將移工轉為中階囉!
一般廠工vs中階廠工 薪資表
一般廠工-雇主月負擔 | ||||
---|---|---|---|---|
基本薪資 | 健保費 | 勞保費 | 就業安定費 | 加班費 |
28590元 | 1384元 | 2301元 | 2000元 | 119元/時*1.34
119元/時*1.67
|
基本負擔:34275元 |
2025/1/1起
中階廠工-雇主月負擔 (以35000薪資為例) | |||
---|---|---|---|
基本薪資 | 健保費 | 勞保費 | 加班費 |
35000元 | 1757 | 2922元 | 146元/時*1.34
146元/時*1.67
|
基本負擔:39679元 |
2025/1/1起
結論
雖然雇主負擔製造業中階移工薪資比一般廠工高,且須依規定提撥勞退金和負擔較高的勞健保費用,但政府推動此制度的核心目的,在於留用長期在台、熟悉工作流程且具技術經驗的外籍移工,進一步穩定產線人力,減少勞動力流動與訓練成本。
許多資深移工已具備穩定的技能與語言溝通能力,卻因原有最長12年的工作年限限制,被迫離開;企業也因此需投入時間與資源重新培訓新人。中階制度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人力斷層問題,同時釋放原本的移工名額,讓雇主有機會補進新的人力,達到「留才也補人」的雙重效益。整體而言,這項政策不僅有助企業穩定生產力,也提供雇主在用人安排上的更多彈性與長期規劃空間,回應製造業對穩定藍領勞動力的迫切需求。
常見問題
資料來源:移工留才久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