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家庭看護免評新制 外勞社問卷調查 病症輕重分流措施 3成業者認有幫助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7月11日報導】
針對80歲或70歲以上癌症二期免評請外籍家看護工新政策,外勞社進行業界問卷調查,6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政府延遲實施該規定是有損民眾權益,至於為避免移工棄重就輕,提出病症輕重分流措施,有3成認為有幫助。
就業服務法第46條,新增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被看護者凡年齡滿80歲以上,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得免經醫療機構之專業評估(即免巴氏量表評估),已於113年12月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114年1月20日公布之。
4成8業者認對業績有幫助
針對此政策變動,外勞社進行業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於80歲以上或70歲以上癌症二期者可免評申請外籍看護工的規定,有48%業者認為對公司業績有正面幫助,有助於營收成長,另有37%則認為無影響,營收持平。
為保障重症家庭權益並防止外籍看護「棄重就輕」,勞動部與衛福部展開跨部會協商,討論新制上路後對重症家庭的實質影響及配套措施。勞動部也研擬「雙軌分流制度」,規劃讓重症個案能優先審查,輕症個案則依序處理,以提升審核效率與照護資源分配公平性。
不過,相關子法遲至114年7月3日才由勞動部預告,預計7月底公告實施。根據新制度,未來年滿80歲長者僅需出示身份證明,即可免評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但仍須先在「台灣就業通」系統刊登求才廣告7天,若期間無人應徵,始可進行移工申請。此外,針對國內移工轉換申請案件,重症家庭亦列為第一優先順位承接。
延後實施 6成指民眾權益受損
多數業者對新制延後上路表達不滿。調查指出,66.7%受訪者認為實施時間延後至7月底,已造成民眾權益受損。而針對放寬輕症民眾申請資格進度落後,有近26%業者認為對營運影響重大,33%表示有些微影響,近3成則認為無影響。
新制預計將新增約10萬件申請案量。勞動部表示,未來在求才登記、本國照護資源推薦、核發招募許可、來源國文件認證及簽證申請等環節,將針對重症家庭優先處理,確保資源有效分配。然而,對於政府提出的「輕重分流」措施,仍有55.6%業者認為無實質幫助,僅有近3成表示有所助益。
據了解,針對輕重分流制度,還會制定「特定病症表」,也就是重症資格表,另還會制訂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文件效期與作業期日規定,例如重症者的招募許可函核發時間是7至12天,若屬於持身分證或是輕症的一般案件,核發招募許可函則訂在1個月。
商總提全面開放3K移工 勞動部指政策仍在規劃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10日在會員大會致詞提到,已與勞動部長洪申翰溝通數次,部長承諾一定開放3K移工,以及各行各業中階技術人力與護理助理工,對此,勞動部11日回應,相關政策仍在規劃,引進也會秉持不影響本國勞工等原則,研議過程勞動部持續與各界交換意見,但不會涉及承諾不承諾的問題。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10日舉辦會員代表大會,許舒博現場說,缺工問題,他已和部長談了二、三次,部長承諾,3K產業一定會對外開放,開放各行各業中階技術人力,以及現在邁入長照,很多的護士太辛苦且人力不足,開放助理工包括護理助理、長照照護人力等。
對於許舒博說法,勞動部11日回應表示,針對外界很關心的跨國勞動力政策,現在還在進行相關研商跟規畫,研議過程勞動部持續與各界交換意見,但不會涉及承諾不承諾的問題。
勞動部重申,相關政策研議會秉持三項原則,包含第一、避免影響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希望促成雇主幫本勞加薪、提升勞動條件,第二、希望產業能有更充足勞動力可運用,有助於企業留才、穩定人事,第三、提升政府在移工聘僱上的角色跟功能,進一步確保移工權益。
勞動部強調,作為跨國勞動力政策的主管機關,在政策完成規劃與評估後,會主動且正式向外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