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放緩吳東亮盼工資不要調整房務人員缺口大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
經濟放緩 吳東亮盼工資不要調整 房務人員缺口大 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2025年9月3日報導】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9月3日舉辦理監事聯席會議。回應即將於9月展開的最低工資審議會,理事長吳東亮認為,下半年國內經濟成長恐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國際局勢不穩與供應鏈等三大因素放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已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他建議,最低工資最好不要調整,電價則應凍漲。工商協進會同時也針對勞動力、對等關稅及能源三面向提出建言,呼籲開放新的移工來源國、加速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人力。
投資趨保守 全年經濟面臨挑戰
蔡賴政府連續9年調整最低工資,月薪由106年的2萬1,009元,一路調整到114年的2萬8,590元。儘管上半年經濟成長率表現亮眼,主計總處最新預估已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45%,雖然較先前樂觀,但下半年成長力道恐趨緩。
吳東亮致詞時表示,上半年台灣經濟表現不錯,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更是高達8.01%,是全世界最高,但受到貿易壁壘、通膨壓力及地緣政治的影響,預期下半年成長動能逐漸放緩,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經濟成長率會低於2.5%。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疲軟,投資趨於保守,供應鏈重組也正加速進行,這些都對台灣的外貿結構帶來了挑戰。
吳東亮也認為,美國的「20+N%」關稅與新台幣匯率的波動,都會使台灣企業在成本、訂單和資金方面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協助措施 應區分不同產業
近期內閣小改組,由龔明鑫接棒經濟部長,邀請七大公會理事長面對面交流,工商協進會也針對關稅、能源、勞資議題提出建言。
「對等關稅」方面,工商協進會表示,企業界希望政府能爭取我國產品關稅不高於主要競爭國,還要爭取稅率疊加計算豁免。
協助產業因應美國關稅衝擊措施上,工商界則認為,應該區分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來處理。對傳統產業而言,希望經濟部協助穩定經營環境,尤其針對計畫轉型升級的傳統產業,能提供研發及拓銷海外新市場的補助、投資抵減、甚至要凍漲電價、穩定匯率、延後開徵碳費等措施,來減輕企業成本壓力,期盼經濟部協助。
其次在「能源與永續」部分,工商協進會再次強調,台灣應建構多元、穩定、價格合理且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希望政府能夠務實調整能源政策,甚至委託具公信力的單位與專家,進行科學化評估「核電重啟」及「綠電加速」,提出可行的能源政策,確保電力穩定、多元及價格合理。
低薪族群 搭配薪資補貼配套
最新發布的工總白皮書對於缺工問題多有著墨,在「勞動力」議題部分,工商協進會也呼應訴求,政府應擴大移工來源,並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人力。至於明年度最低工資調整幅度,則建議政府審慎評估,避免加重企業營運負擔,並搭配薪資補貼措施,針對弱勢低薪族群提供適度補助。
移工來源有限 加速開發新來源
移工政策方面,工商協進會強調,相較於新加坡、日本、韓國已開放多個移工來源國,我國目前僅限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等四國,供給面明顯不足,建議開放新的國家。
此外,觀光旅宿業長期面臨人力短缺,尤以房務清潔人力最為嚴重,缺工人數估達 6,600 人。工商協進會觀光研究委員會8月底拜會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時也有反應,建議政府儘速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移工,填補基層勞動缺口,也希望政府能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