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國際情勢 勞動部推五大措施安定就業 加碼百億挹注勞保基金 確保制度穩健運作
因應國際情勢 勞動部推五大措施安定就業 加碼百億挹注勞保基金 確保制度穩健運作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9月11日報導】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臺幣匯率波動及國際貿易情勢變動,勞動部已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安定就業」及「照顧民生」項目下積極推動五大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措施,並編列特別預算百億元挹注勞工保險基金,展現政府守護勞工權益與民生安全的決心。
政院編列5,700億元特別預算
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於行政院會聽取勞動部等9部會就「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工作項目」報告,預算上限提高至5,700億元,推動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韌性,共4大主軸、11個措施,並預留200億元後續編列特別預算額度,視後續關稅談判進度等國際情勢,加強支持產業、勞工及農業等部分。
勞動部次長陳明仁會後說明,協助勞工措施為分階段循序推出,除了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所提的外也不排除視情況推出新措施,現行如僱用安定計畫、勞工再充電計畫及補助企業自辦訓練等都已推動,雖然目前還沒看到失業潮,但基於協助個別勞工,勞動部長洪申翰也指示應要做好準備以備隨時可以啟動,勞動部已規劃於近期9月、10月推動「撐雇主」措施,至於失業青年職訓加碼部分也已在法制程序中。
雇主聘失業勞工 補助最高3.6萬元
依勞動部先前公布的「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 」,雇主配合提供協助勞工措施如「崗位訓練」、「僱用失業勞工」及「職務再設計等」分別最高可申請每人每月最高1萬2000元補助用來訓練失業勞工、每位雇主每年請領上限為180萬元,而僱用每名失業勞工則可領取6000元僱用奬勵、最長請領6個月、合計最高達3萬6000元,僱用失業勞工改善工作環境最高可申請最高10萬元職務再設計費用。
勞動部推動「安定就業」五大協助措施,針對不同需求提供支持,說明如下:
一、「保薪資-僱用安定再強化」:自8月1日起,實施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擴大適用範圍至9項行業,以及將減班勞工薪資差額補貼比例由5成提高至7成,並放寬可與「再充電計畫」合併申領,擴大保障勞工經濟安全。
再充電訓練津貼最高逾1.7萬元
二、「再充電-減班休息學技能」:自7月4日起,減班休息勞工參加勞動部核定訓練課程,可依實際訓練時數申請訓練津貼,最高1萬7,210元,並新增投保薪資2萬8,590至3萬300元之勞工,每月亦可申領津貼最高2,280元。
三、「加訓練-補助企業自辦訓練」:已於4月實施,協助受衝擊企業提升員工職能,提供內部或聯合辦訓最高補助200萬元,並延長受理期間至9月底,俾銜接明年度訓練期程。
四、「撐雇主、挺勞工-整合措施再就業」:「撐雇主」」將以「先僱後訓」方式鼓勵雇主辦理工作崗位訓練每年最高補助180萬元,並提供雇主僱用獎助每人最高3萬6,000元;以及「職務再設計」補助每人每年最高10萬元,協助聘雇勞工穩定就業。
勞工再就業 給予多重支持
「挺勞工」則是提供勞工「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並發給缺工就業獎勵每人最高10萬8,000元。
五、「助青年-支援就業入職場」:提供初次尋職青年尋職期間之尋職津貼及就業獎勵,合計最高4.8萬元。並提供失業青年訓練獎勵金每月1萬元,最高12萬元。
此外,在「照顧民生」部分,勞動部編列100億元特別預算挹注勞工保險基金,加上公務預算編列的1,200億元,115年將撥補勞保基金共1,300億元,強化基金收入與資金流量,確保勞保制度穩健運作。勞動部強調,將持續關注關稅衝擊與經濟情勢,適時推出新措施,全力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