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工資將超過中階機構看護基本薪學者:需討論中階薪與最低工資比例
最低工資將超過中階機構看護基本薪 學者:需討論中階薪與最低工資比例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10月3日報導】
勞動部2026年最低工資,其月薪將調至2萬9,500元,這已比中階機構看護薪資2萬9,000元高,中階技術工的薪資已來到不得不調漲的時機;學者建議訂定相關公式。
根據勞動部統計,至8月底為止全臺中階移工為4萬1,574人,其中以家庭看護工最多2萬2,272人超過半數,製造移工1萬7,550人,機構看護829人,海洋漁撈736人,農業工作102人,營造移工53人,屠宰業28人,外展農務工4人。整體而言社福的中階技術工作者人數大於產業人數。
依據藍領審查標準,移工轉任中階,必須符合各開放項目規定的專業證照、訓練課程或實作認定資格條件(社福類為繼續教育或補充課程、國家語言能力),並且要符合規範的薪資基本數額。
家庭類薪資與最低工資將差距近萬
海洋漁撈、製造、營造、屠宰、外展農務、農業工作月薪規範為3.3萬元,機構看護為2.9萬元,家庭看護為2.4萬元。
產業類薪資如果提高到3.5萬元,不受專業證照、訓練課程或實作認定資格條件的限制;機構看護工和家庭看護工,若薪資提高的3.1萬和2.6萬元以上,則不受定繼續教育課程、補充訓練課程及國家語言能力等資格條件之限制。
勞動部日前已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最終敲定2026年最低工資調漲3.18%,月薪最低2萬9,500元,即已比目前機構看護中階移工的基本薪資規定還高。
除了中階移工的薪資基準以外,最低工資調漲也意味著一般產業藍領移工薪資基準將再提高,與家事移工的基本薪資規範的2萬元差距進一步擴大到接近萬元。
對於中階移工薪資基本數額是否需要調整?臺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過去是參考本國中階人員的薪資統計訂定標準,他認為有需要討論針對中階移工薪資與最低工資的比例,訂定相關公式。
聘僱動機與產業不同 需考量因素多
至於家事移工薪資的議題,辛炳隆指出家庭看護工的雇主聘僱移工有別於產業雇主引進移工是為賺取利潤,且還包括許多弱勢家庭,需考量因素較多,若要調整薪資也需要政府資源補貼;至於機構部分,則也要考慮政府長照資源是否提高補助。
依據勞動部2024年的職類別薪資調查,技術層級第二高的「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全時受雇員工的平均月薪為3.6萬元,其中製造業為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