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檢查最常見6大原因!8種必備文件清單一次看懂(含罰則解析)
🚨勞動檢查最常見6大原因
1️⃣ 例行性勞動檢查
勞檢處會不定期抽查企業,確認是否符合法規。
2️⃣ 員工申訴或檢舉
若勞工投訴公司違法,勞檢處會啟動檢查。
3️⃣ 曾有違規紀錄
公司有違規前科,後續可能被列入加強追蹤。
4️⃣ 特定行業高風險
餐飲、製造、營造、物流等行業常被鎖定檢查。
5️⃣ 發生重大職災
若公司發生工安事故,勞檢處會立即進行調查。
6️⃣ 專案勞檢
針對特定議題(如火災爆炸預防專案),政府會集中檢查。
拒絕、規避或阻撓勞工檢查員依法執行職務者,根據《勞基法第80條》處新臺幣3萬元~15萬元以下罰鍰。或《勞動檢查法第35條》規定,可按次處罰。

🔍勞動檢查的兩大方向
(一)勞動條件檢查
- 主要針對勞工的工作時間、工資給付、休假、加班費、性別工作平等、退休金提繳、勞工保險等勞動條件進行查核,以確保勞動權益之保障。
(二)職業安全衛生檢查
- 重點在於檢查預防職業災害之相關措施、勞工健康與安全保障制度等,確保工作環境之安全與衛生。
-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4條》規定,雇主應會同勞工代表,依本法訂定適當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並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後予以公告施行。
✍️勞檢需要準備哪些資料?8種文件有機會被抽查!
🧭1. 勞工名卡《勞基法第7條》
- 應記載勞工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本籍、教育程度、住址、身分證統一號碼、到職年月日、工資、勞工保險投保日期、獎懲、傷病及其他必要事項。
- 勞工名卡保管至勞工離職後五年。
未依規定置備/保管勞工名卡,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2萬~30萬元以下罰鍰。
🧭2. 勞工出勤紀錄《勞基法第30條》
- 記錄員工每天的出勤情況,而且要精確到「分鐘」,並保存至少 5 年。
- 勞工向雇主申請其出勤紀錄副本或影本時,雇主不得拒絕。
未依規定置備/保管勞工出勤紀錄,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9萬元~45萬元以下罰鍰。
未依規定紀錄至分鐘,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2萬元~100萬元以下罰鍰。
🧭3. 勞工工資清冊《勞基法第23條》
- 要把薪資發放、各項薪資計算方式、薪資總額等內容,都記錄清楚。
- 工資清冊應保存五年。
未依規定置備/保管工資清冊,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2萬元~100萬元以下罰鍰。
🧭4. 工作規則《勞基法第70條》
- 公司勞工超過 30 人以上,除了要制定工作規則,並且向所在地的勞工局核備,勞動檢查時會看核備函。核備完後,並公開揭示。
💡公開揭示於工作場所顯著的地方,也可以書面、電子資料傳輸或其他可隨時取得查知的方式為之。(台北市政府勞動局)
若違反上述規定,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2萬~30萬元以下罰鍰。
🧭5. 勞動契約
- 是勞工與雇主之間,針對工作內容、薪資、工時、休假等權利義務所訂立的協議。
- 契約內容不得低於《勞基法》所規定的基本標準,若有違反,將以法律規定為準。
🧭6. 勞資會議紀錄(或工會紀錄)+備查函
- 定期舉行勞資會議(每三個月一次)
- 提供「變形工時」、「延長工時(加班)」、「女性於夜間工作」的勞資會議同意內容。
補充:如果呈報的薪資清冊有出現加班費,那就要有延長工時的勞資會議同意內容,因為勞資會議同意才能讓員工加班,這是環環相扣的。
未經勞資會議同意而實施變形工時、加班、女性夜間工作,根據《勞基法第79條》會被處以新臺幣2萬~100萬元以下罰鍰。
📚 延伸閱讀:勞資會議代表名冊備查函怎麼申請?
🧭7. 年度特別休假資料(假單、休假卡等紀錄)
- 如果勞工的特休假到年底或離職時還沒休完,雇主必須把沒休的天數換成薪水給勞工。不過,如果雙方同意把沒休完的假延到下一年,那麼到下一年年底或離職時還是沒休完的假,雇主一樣要把這些天數換成薪水給勞工。《勞基法第38條》
🧭8. 勞工體檢報告
- 一般勞工:年滿65歲者,每年檢查1次。年滿40歲未滿65歲者,每3年檢查1次。未滿40歲者,每5年檢查1次。《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7條》
⚠️檢查報告至少保存7年。《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9條第一項》 -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從事鉛、汞、有機溶劑、噪音、高溫、游離輻射、粉塵等,「每年」至少檢查1次。《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8條》
⚠️檢查報告至少保存10年。《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9條第二項》
如果雇主未安排勞工進行體檢,根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45條》會被處以新臺幣3萬元~15萬元以下罰鍰。
📝總結
- 1️⃣ 勞檢流程簡介:檢查員到場 → 出示證件 → 說明範圍 → 查閱文件/勘查 → 開立紀錄表。
- 2️⃣ 常見違規排行榜:如「出勤紀錄不到分鐘」、「勞工超時工作」、「未給加班費」、「低報勞保薪資」。
- 3️⃣ 雇主應對心法:建立完善制度、態度誠懇、積極配合、及時改善。
💡另建議導入電子化管理,因出勤紀錄、勞工名卡、工資清冊等資料數量龐大,若僅用紙本管理,容易遺失或因版本不一致造成爭議。 - 4️⃣ 小提醒:
建立「文件櫃」:所有勞動文件固定存放、定期更新。
進行「自我檢查」:可利用勞動局的自主檢查表,先行盤點弱點。
重視「職安健康」:除了避免罰則,也能降低職災與人員流動率。
最後,勞檢來臨時,冷靜、配合、提供資料,就能安全過關!
✨ 仟鴻貼心提醒 ✨
勞動檢查不只看文件是否完整,若聘僱移工,更要注意出勤、勞保、許可與體檢,否則恐遭罰款並影響聘僱資格!仟鴻國際協助雇主同步搞定勞檢合規與移工管理:
🔸 勞檢必備文件健檢與準備指導
🔸 移工聘僱、展延、轉換全程代辦
🔸 移工管理與法規諮詢,降低雇主風險